产品特性:注塑级 | 是否进口:否 | 产地:韩国 |
厂家(产地):韩国韩华道达尔 | 牌号:BJ730 | 销售方式:品牌经销 |
类型:标准料 | 品名:PP | 加工级别:注塑级、 挤出级、 压延 |
特性级别:阻燃级、 增韧级、 增强级、 耐高温、 抗紫外线、 导电级、 标准级、 耐磨、 耐候、 抗静电、 高流动、 高光泽、 高刚性 | 用途级别:通用级、 填充级、 汽车部件、 管材级、 电子电器部件、 薄膜级、 照明灯具、 医用级、 家电部件、 电线电缆级 | 品牌:韩国韩华道达尔 |
产品规格:25KG/包 | 是否属于跨境专供商品:韩国 | 抗张强度:ASTM D638 |
Hanwha Total PP BJ730
抗冲击共聚聚丙烯
HANWHA TOTAL PETROCHEMICALS Co., Ltd.
产品说明:
BJ730 is a high-flow block copolymer polypropylene resin for injection molding applications. This grade is designed to be processed in conventional injection molding equipment.
Hanwha Total PP BJ730 物性表
基本信息 | |
---|---|
黄卡编号 |
|
特性 |
|
用途 |
|
形式 |
|
加工方法 |
|
物理性能 | 额定值 | 单位制 | 测试方法 |
---|---|---|---|
密度 | 0.910 | g/cm? | ASTM D1505 |
熔流率(熔体流动速率) (230°C/2.16 kg) | 27 | g/10 min | ASTM D1238 |
硬度 | 额定值 | 单位制 | 测试方法 |
---|---|---|---|
洛氏硬度 (R 级) | 91 | ASTM D785 |
机械性能 | 额定值 | 单位制 | 测试方法 |
---|---|---|---|
抗张强度 | ASTM D638 | ||
屈服 | 28.4 | MPa | ASTM D638 |
断裂 | 19.6 | MPa | ASTM D638 |
伸长率 (断裂) | 50 | % | ASTM D638 |
弯曲模量 | 1470 | MPa | ASTM D790 |
PP典型应用,汽车工业(主要使用含金属添加剂的PP:挡泥板、通风管、风扇等),器械(洗碗机门衬垫、干燥机通风管、洗衣机框架及机盖、冰箱门衬垫等),日用消费品(草坪和园艺设备如剪草机和喷水器等)。
注塑品是PP均聚物的***大市场,包括容器、密封器、汽车方面的应用、家庭用品、玩具及其它许多消费品和工业方面的最终用途。
PP性能
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
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通常,采用加入玻璃纤维、金属添加剂或热塑橡胶的方法对PP进行改性。PP的流动率MFR范围在1~40。低MFR的PP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物型的强度比均聚物型的要高。
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8~2.5%。并且收缩率的方向均匀性比HDPE等材料要好得多。加入30%的玻璃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到0.7%。
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然而,它对芳香烃(如苯)溶剂、氯化烃(四氯化碳)溶剂等没有抵抗力。PP也不象PE那样在高温下仍具有抗氧化性。
PP化学改性
通过共聚改性、交联改性、接枝改性、添加成核剂等使聚丙烯高分子组分与大分子结构或晶体构型发生改变而提高其机械性能、耐热性、耐老化性等性能,提升其综合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 [12]
(1)共聚改性
共聚改性是采用茂金属等催化剂在丙烯单体合成阶段进行的改性。当单体聚合时,加入的烯烃类单体与之进行共聚,聚合得到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和交替共聚物等,均聚PP的机械性能、透明性和加工流动性都得以提升。茂金属催化剂形成的络合物是以不规则形状受到一定限制的过渡状态作为单一活性中心,达到***控制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共聚单体含量、主链上的分布和高聚物晶型结构。
2,接枝改性
PP(聚丙烯)树脂分子呈非极性结晶型线型结构,表面活性低,无极性。存在表面印刷性不良;涂布粘接不良;与极性高聚物难以共混;与极性增强纤维、填料难以相容的缺点。接枝改性是向其大分子链上引入极性基团,实现改善PP的共混性、相容性和粘结性,达到克服难共混、难相容与难粘接的缺点。在引发剂作用下,熔融混炼时接技单体进行接技反应,引发剂在加热熔融受热时分解产生活性游离基,当活性游离基遇到不饱和羧酸单体时,促使不饱和羧酸单体不稳定键打开后与PP活性游离基反应形成接技游离基,随后通过分子链转移反应而终止。PP常见的接枝改性方法有:熔融法、溶液法、固相法、悬浮法等。接枝改性后的PP分子链中氢原子被取代而呈现较强极性,这些极性基团使得PP相容性增强,耐热性、机械性能大幅提升。
PP注塑模工艺方法: 成型工艺注塑机选用:对注塑机的选用没有特殊要求。由于PP具有高结晶性,需采用注射压力较高及可多段控制的电脑注塑机。锁模力一般按3800t/㎡来确定,注射量20%-85%即可。干燥处理:如果储存适当则不需要干燥处理。熔化温度:PP的熔点为160-175℃,分解温度为350℃,但在注射加工时温度设定不能超过275℃。熔融段温度在240℃。模具温度:模具温度50-90℃,对于尺寸要求较高的用高模温,型芯温度比型腔温度低5℃以上。注射压力:采用较高注射压力(1500-1800bar)和保压压力(约为注射压力的80%)。大概在全行程的95%时转保压,用较长的保压时间。注射速度:为减少内应力及变形,应选择高速注射,但有些等级的PP和模具不适用(出现气泡、气纹)。边形浇口长度越短越好,约为0.7mm,深度为壁厚的一半,宽度为壁厚的两倍,并随模腔内的熔流长度逐肯增加。模具必须有良好的排气性,排气孔深0.025mm-0.038mm,厚1.5mm,要避免收缩痕,就要用大而圆的注口及圆形流道,加强筋的厚度要小(例如是壁厚的50-60%)。均聚PP制造的产品,厚度不能超过3mm,否则会有气泡(厚壁制品只能用共聚PP)。熔胶背压:可用5bar熔胶背压,色粉料的背压可适当调高。制品的后处理:为防止后结晶产生的收缩变形,制品一般需经热水浸泡处理。
透明改性
PP(聚丙烯)的结晶是造成不透明的主要原因,利用急冷冻结PP的结晶趋向,可以得到透明的薄膜,但有一定壁厚的制品,因热传导需要时间,芯层不可能迅速被冷却冻结,因此对于有一定厚度的制品不能指望用急冷的办法提高透明度,必须从PP的结晶规律和影响因素入手。
经一定技术手段得到的改性PP,可具有优良的透明性和表面光泽度,甚至可以和典型的透明塑料(如PET、PVC、PS等)相媲美。透明PP更为优越的是热变形温度高,一般可高于110℃,有的甚至可达135℃,而上述三种透明塑料的热变形温度都低于90℃。由于透明PP的性能优势明显,近年来在全球都得以迅速发展,应用领域从家庭日用品到医疗器械,从包装用品到耐热器皿(微波炉加热用),都在大量使用。
PP的透明性提高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1)采用茂金属催化剂聚合出具有透明性的PP;
(2)通过无规共聚得到透明性PP;
(3)在普通聚丙烯中加入透明改性剂(主要是成核剂)提高其透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