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性:热稳定级 | 是否进口:否 | 产地:日本 |
厂家(产地):日本东丽 | 牌号:CM1016RM | 销售方式:品牌经销 |
类型:标准料 | 品名:PA6 | 加工级别:注塑级、 挤出级 |
特性级别:阻燃级、 增韧级、 增强级、 热稳定性、 耐高温、 标准级、 高流动、 高滑动、 高刚性 | 用途级别:通用级、 汽车部件、 电子电器部件、 运动器材、 家电部件、 电线电缆级、 电动工具配件 | 品牌:PA6日本东丽 |
产品规格:CM1016RM |
PA6塑胶粒PA6注塑级 CM1016RM 热稳定级 聚酰胺PA6
PA6的熔点为220℃,熔化温度为230~280℃(对于增强品种为250~280℃),燃烧时火焰呈浅黄色。加工容易,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抗冲击性能和理想的耐磨性、耐化学性、自润滑性以及较低的摩擦系数,且耐油性比PA66更好。其表面光泽性好,低温性能优良,能自熄,使用温度范围广,可以在恶劣条件下长期使用,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仍能保持足够的应力并长期使用。但是与PA66相比,PA6具有更高的吸水率,因而其尺寸稳定性较差。PA6的应用也会通过添加玻璃纤维、矿物改性和添加阻燃剂,可使其具有更优良的综合性能。
PA66的熔点为260~265℃,熔化温度为260~290℃(对玻璃添加剂的产品为275~280℃。熔化温度应避免高于300℃),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抗冲击、耐油、耐磨性、耐化学性、自润滑性也很好,其硬度、刚性、耐热性和蠕变性更佳。
工艺差异
· 干燥处理
PA6的吸水***,因而其加工前干燥需特别注意。材料存放容器需密闭,如果湿度>0.2%,则建议在80℃以上的热干燥空气中干燥3~4个小时,而如果材料已在空气中暴露超8小时,则建议在105℃的温度下进行1~2小时以上的真空烘干。
PA66在材料密封储存的前提下无需烘干,如果存放容器开启,则建议在85℃的热干燥空气中进行干燥处理,如果湿度大于0.2%,还需要进行105℃,1~2小时的真空干燥。
· 模具温度
PA6:80~90℃。模具温度很***地影响结晶度,而结晶度又影响着塑件的机械特性。
对于薄壁的、流程较长的塑件,建议使用较高的模具温度。增大模具温度可以提高塑件的强度和刚度,但也相应地会降低其韧性。如果壁厚大于3mm,则建议使用20~40℃的低温模具,而对于玻璃增强材料模具温度应大于80℃。
PA66:建议80℃。模具温度将影响结晶度,而结晶度将影响产品的物理特性。
对于薄壁塑件,如果使用低于40℃的模具温度,则塑件的结晶度将随着时间而变化,为了保持塑件的几何稳定性,还需要进行退火处理。
应用差异
PA6应用于电子、汽车等工业领域。其民用丝行业消费比例较高,服装用锦纶长丝,约为58%。轮胎骨架锦纶帘子布市场使用PA6约占13%。工程塑料类使用PA6占12%,包括注塑料及改性塑料。渔网丝用PA6约占6%。生产BOPA膜的塑膜级PA6占4%,生产地毯、羊毛衫、无纺布等用品的短纤类PA6占4%,其他用于生产PA棒、PA胶带等用PA6占3%。
PA66在服装、装饰、工程塑料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其消费比例中的为工程塑料,占到总消耗量的65%,而工业丝占到20%,其他占到总消耗的15%。PA66的下游产品多集中在工程塑料,因其刚性有余、韧性不足,不适宜纺丝。
改性塑料生产流程
一、塑料的定义:
塑料是一种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材料,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在制造及加工过程中呈流体状态,以方便造型,在加工完成时呈现固态形状。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聚合物。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性质,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塑料改性的原因:
所谓“塑料改性”是指通过在塑料树脂中添加一种或多种其它物质,来达到改变其原有性能、改善一方面或多方面性能,从而达到拓展其适用范围之目的的方法。经过改性的塑料材料统称“改性塑料”。
塑料改性是指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二者兼具的办法使塑料材料的性能向人们所预期的方向发生变化,或者使成本***降低,或者使某些性能得以改善,或者赋予了塑料材料全新的功能。改性的过程可以在合成树脂聚合的过程中发生,即化学改性,如共聚、接枝、交联等,也可以在合成树脂被加工的过程中进行,即物理改性,如填充、共混、增强等。
三、塑料改性的方法类型:
1)增强:通过加入玻璃纤维、碳纤维、云母粉等纤维状或片状填料来达到增加材料刚性及强度的目的,如电动工具中使用的玻璃纤维增强尼龙等。
2)增韧:通过在塑料中加入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其它物质来达到提高其韧性、冲击强度的目的,如汽车、家电及工业用途中常见的增韧聚丙烯等。
3)共混:将两种或多种不完全相容的聚合物材料均匀地混合成宏观相容、微观分相的混合物,以满足对物理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加工性能等方面的某些要求的方法。
4)填充:通过在塑料中加入填料来达到改善物理机械性能或降低成本的目的。
5)其它改性:如利用导电性填料来降低塑料的电阻率;添加抗氧化剂、光稳定剂来改善材料的耐候性;加入颜料、染料来改变材料的颜色;加入内、外润滑剂使材料的加工性能得到改善;使用成核剂改变半结晶性塑料的结晶特性来改善其机械性能及光学性能等。